
公司說勞動契約不用一式兩份?律師的告訴你是否違法!
每個上班族幾乎都簽過勞動契約,但有些公司只給你一份契約,副本不見蹤影,還拍拍你肩膀說「大家都這樣啦」——你確定不會中招嗎?勞動契約書到底要不要一式兩份?法律怎麼規定?勞權不是靠信任,而是靠你手上的那一份證據!馬上往下看,搞懂關鍵眉角,避免未來掉入坑裡還傻傻不自知!

法律 Follow Me 法務團隊
2025-07-18 更新

顏心韻 律師
內容認證
1. 打工、正職都一樣!這些勞動契約的眉角你不能不懂!
你以為勞動契約只是例行公事,隨便簽一簽就好了?那你可能已經輸在起跑點!
所謂的勞動契約,其實就是你和老闆之間最關鍵的攻守條款。不管是工作內容、薪資福利、上下班時間,還是請假制度、離職條件,全都藏在這份紙裡。這不是形式,是你未來職場保命的關鍵工具!
簽約,不只是保障自己,更是預防未來撕破臉時不至於兩手空空。也給老闆一個明確訊息:你不是職場小白,是懂規則、懂保護自己的人。
(一)別當職場小白!看懂勞動契約的定義與類型!
你以為勞動契約只有一種?錯!背後可是有門道的。沒搞懂,職涯可能就等著吃虧!
根據台灣《勞基法》,勞動契約分成兩大類:不定期契約與定期契約。這不是法條唸經,而是你是否「有穩定飯碗」的分水嶺。
什麼是不定期契約?簡單說,就是工作沒設期限,職務是持續性的那種正職類型。只要你不離職、公司不出問題,這份契約就能一路有效下去,等於職場上的「長期飯票」。
但如果你拿到的是定期契約,那這份「定有期限」的契約,你可得睜大眼看清楚內容。定期契約不是一種,而是根據工作性質再細分成四種狀況:臨時性、短期性、季節性、還有特定性。簡單翻譯就是──你可能只是短期打工、約聘、旺季臨時支援,甚至是針對某個專案短期上陣。
這些定期契約通常有「期限」和「目標」的限制,做完、結束,就結案,保障也跟著下線。
不要再傻傻簽字前都沒看清楚,你是穩定僱用還是短期支援,全都寫在契約裡了!搞懂這些分類,才能放心在職場談條件、拚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