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了就能傳?未經同意拍照上傳的法律風險你知道嗎?
在這個「手機先吃、相機先行」的時代,隨手拍照上傳已成為日常習慣,甚至許多人認為「路上看到就能拍、拍了就能傳」,但你知道嗎?這樣的行為可能已經觸法!當你的鏡頭未經同意捕捉了別人的臉孔,甚至曝光了對方的私生活,這不只是侵犯隱私,還可能涉及肖像權爭議,嚴重者甚至吃上官司!本文將由專業律師視角,解析未經同意拍攝並上傳的法律風險,帶你了解侵犯他人權益的可能後果,以及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不被濫用。

法律 Follow Me 法務團隊
2025-06-27 更新

許瓊之 律師
內容認證
1. 拍了就能上傳?先搞懂肖像權的法律規範!
你可曾想過,自己的臉其實是一種法律上的權利?不管是自拍、街拍,還是意外入鏡,只要影像能清楚辨識出你的五官,就涉及肖像權!這不只是個人形象的掌控權,更是一項受到法律保護的重要權益。
簡單來說,肖像權就是每個人對自己長相的自主權,不論是透過攝影、繪畫、雕塑等方式,只要能夠識別這是你,使用與公開就得經過你的同意!換句話說,你有權決定自己的照片能不能被拍、被傳、被公開,任何未經允許的使用,都是一種侵權行為。
台灣雖然沒有針對肖像權制定專法,但它屬於「人格權」的一環,與你的隱私權、名譽權、身體權等基本權利息息相關。換句話說,如果有人未經你同意拍攝、散布或商業使用你的肖像,可能涉及民法上的侵權責任!
在這個影像無所不在的時代,肖像權不再只是明星、網紅的專利,而是每個人都應該捍衛的權益。下次當你舉起手機拍攝時,不妨多想一秒:「這張照片,我真的能用嗎?」避免一時的分享,變成法律糾紛的開始!
(一)不只隱私,更關乎權益!肖像權到底是什麼?
在這個影像無所不在的時代,你的臉究竟屬於誰?答案是:當然屬於你自己! 這就是「 肖像權」的核心概念——它是一種專屬於你的權利,讓你決定誰可以拍你、用你的照片,甚至是公開你的形象。
無論是一張相片、一幅畫像,還是一座雕塑,只要能清楚辨識出你的長相,都受到肖像權的保護。換句話說,沒經過你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擅自使用你的肖像! 這不只是隱私問題,更關乎你的個人權益與法律保障。
想像一下,今天你的照片被企業拿去做廣告,甚至被不肖分子用在奇怪的用途,而你卻毫不知情?這時候,肖像權就是你最強的法律武器!它不只是存在於法律條文中,更是保護你不被濫用的關鍵防線。
你的臉,只有你能決定如何被使用!千萬別讓自己變成別人的免費素材,學會運用法律,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形象權益!
(二)你的臉你說了算!這些法律保障你的肖像權益!
在台灣,雖然法律沒有明確訂立「肖像權法」,但這不代表你的臉能被隨意利用。其實,民法早已暗藏保護肖像權的條款,只要你的肖像遭到未經授權的使用,法律就能幫你討回公道。
根據《民法》第18條,人格權受到侵害時,受害人可以請求法院介入,排除侵害,甚至防止未來的權益損害發生。換句話說,不論是偷拍、未經同意的照片上傳,甚至是被拿去做廣告,你都可以依法要求對方停止侵害,確保自己的權益不被踐踏。
如果對方的行為已經造成重大損害,事情可不只是「撤掉照片」這麼簡單。根據《民法》第184條與第195條,只要對方是故意或過失侵害你的權利,除了要賠償金錢損失,還可能得支付慰撫金。這不只適用於肖像權,如果對方的行為嚴重影響你的隱私、名譽或自由,也一樣得負起法律責任。
簡單來說,你的肖像不是任何人都能隨便拍、亂傳、商業利用的免費素材。如果有人違反你的權益,別猶豫,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為自己討回公道。你的臉,你說了算,千萬別讓自己淪為別人牟利的工具!
2. 拍照不難,懂法律更重要!哪些行為恐怕已經違法?
在這個「拍照先上傳」的數位時代,許多人習慣性地將身邊的人事物記錄下來,隨手發佈到社群平台,卻往往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這樣做真的合法嗎?
事實上,未經同意就拍照並公開上傳,可能已經侵犯了別人的肖像權,甚至涉及法律責任。別以為只是「隨手一拍」或「分享生活」,當你的鏡頭捕捉到特定人物,且這些影像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被公開散布,就可能觸及侵犯隱私權、肖像權,甚至名譽權等法律問題。
網路並不是無法地帶,你的發文習慣,可能決定你是不是下一個侵權被告! 別讓一時的分享衝動,變成法律上的大麻煩。在按下「上傳」之前,請先問自己:這張照片的主角,真的同意你公開嗎?
到底哪些情況下,未經同意拍照上傳會讓你惹上麻煩?接下來將帶你解析,讓你在享受拍攝與分享樂趣的同時,也能確保不會誤闖法律禁區,成為別人提告的對象!
(一)藝術還是侵權?「製作他人肖像」要注意!
以為只有偷拍才會侵犯肖像權?其實,只要是未經同意製作他人肖像,即使沒有公開,也可能違法!
許多人認為,拍照、畫畫或雕塑別人的樣貌,只要不拿來販售或發佈,就不會有問題。但事實是,只要能夠清楚辨識出對象,這張影像就受肖像權保護! 也就是說,就算你只是坐在公園裡,靜靜地素描一位讀報的老人,沒有分享出去,這 樣的行為仍可能構成侵犯他人肖像權。
關鍵在於,肖像權是個人的專屬權益,任何形式的肖像製作都應獲得當事人同意。 無論是攝影、繪畫、雕塑,甚至是AI生成圖像,只要能辨識出是特定個人,就不能隨意製作,否則當事人有權要求停止製作,甚至提出法律訴訟。
別以為「只是藝術創作」就能規避責任,當你的作品涉及他人的臉,一旦對方認定權益受損,你可能面臨法律風險! 想要發揮創意,不妨記住一個原則:先取得同意,才不會讓你的藝術變成侵權證據!
(二)以為只是分享?「公開他人肖像」恐讓你惹上官司!
在社群媒體無所不在的時代,很多人動不動就開直播、發限動、PO照片,但你知道嗎?只要你的鏡頭拍到別人,且未經允許就公開上傳,就可能已經觸犯肖像權!
所謂「公開他人肖像」,就是將他人的影像放上網路、電視、雜誌或其他公開平台,讓不特定多數人看到。 這與你的拍攝動機無關,無論是單純分享、搞笑娛樂,甚至只是無意間拍到陌生人,只要沒有對方同意,就可能構成侵權!
想像一下,你在社群平台分享朋友的生活照,卻沒想到對方根本不想曝光,結果被迫面對無數陌生人的關注;又或者,你拍了場街頭表演上傳YouTube,卻因為拍到表演者的臉,反而踩到法律紅線。這些看似無害的行為,其實都可能讓你吃上官司!
別以為「拍了就能傳」,你的發文習慣可能正在侵犯他人的權益! 在按下「上傳」之前,請先確認對方是否願意成為你照片或影片的角色。法律不是不管網路上的行為,而是你有沒有意識到,這可能已經違法!
(三)你是代言人?「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代價驚人!
想像一下,某天你逛街時發現自己的照片出現在大賣場的廣 告看板上,或者你的臉被印在商品包裝上大賣特賣,但你根本不知情,甚至沒拿到半毛錢!這樣的情況並非天方夜譚,而是赤裸裸的肖像權侵害!
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若未取得當事人同意,就已經明顯構成侵權。 不論是拿別人的照片當廣告宣傳、擅自將名人肖像用作品牌代言,甚至是把路人照片製作成周邊商品販售,這些行為都不僅違反道德,更涉及商業利益的剝削!
肖像權不是免費商機,任何人的形象都受到法律保護! 別以為網路圖片隨手可得,就能當作設計素材使用,也別認為名人的臉可以隨便印上商品賺錢,未經授權,這些行為都有可能讓你吃上官司,甚至面臨巨額賠償!
常見的侵權案例
- 擅自將明星或網紅的照片用於廣告宣傳,讓消費者誤以為對方真的是品牌代言人。
- 盜用一般民眾的肖像製成周邊商品,如T恤、馬克杯,甚至NFT來牟利。
- 未經同意將知名人士的形象套用在商業合作案,誤導市場。
這些行為都可能讓你吃上官司,甚至賠償高額損失。在網路時代,隨便抓張圖來賺錢,可能讓你付出比你想像更大的代價! 所以,別以為「只是宣傳」、「只是商品設計」,記住:肖像權不是兒戲,也不是商業免費資源!
3. 偷拍上傳一定違法?這些情況可能不算侵害肖像權!
上述說明關於侵犯肖像權的情況,你是不是以為公開別人的照片就一定會違法嗎?其實不一定! 根據法院判決,如果符合「公益性」、「合理手段」和「必要 性」,即使未經同意公開照片,可能也不構成侵權。 以下幾個真實案例,讓你看懂哪些情況下,拍照上傳不會惹上麻煩。
(一)利用公開照片進行抗議,不算侵權!
有民眾發現某美術館疑似涉及弊案,負責人員甚至被懷疑貪瀆,於是發起行動劇抗議,並在劇中製作負責人的頭像大圖,公開批評。當事人憤而提告,認為肖像權受侵害。
但法院認為,照片來自政府官網,屬於已公開資訊,且使用目的為揭發弊案,具公益性,並未惡意利用或違法散布。因此,這類「針對公眾議題的正當抗議行為」,不構成侵犯肖像權!
(二)抓包醫美診所造假,拍照上傳也不違法!
某醫美診所涉嫌逃漏稅,甚至要求護士假扮部落客推薦診所服務。爆料者發現後,在診所內拍攝護士照片,並與假部落客照片比對,證明診所造假行為。 護士憤怒提告,認為自己的肖像被侵犯。
法院怎麼看?因為診所涉及違法行為,民眾有「知」的權利,且拍攝地點為公開場合,照片僅作為揭發證據,未過度使用或散布隱私資訊,因此不構成侵權!
(三)關鍵:公益性、合理手段、必要性!
這些案例說明,公開他人肖像通常會侵害肖像權,但如果涉及公共利益,且使用方式合理、必要,可能就不違法!
然而,一般情況下,大多數人並非公眾人物,日常生活也無涉公益, 所以隨手拍別人、上傳網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還是侵權行為!
所以,下次按下上傳前,先問自己:這真的是為了公益,還是單純八卦?如果只是圖好玩,小心惹上法律麻煩!
4. 肖像被盜用怎麼辦?教你三步驟反擊侵權!
在這個「一秒上傳、一輩子流傳」的網路時代,誰也不想自己的照片被亂用、亂傳,甚至變成別人的商業工具。如果你的肖像被未經授權使用,該怎麼辦? 別慌,這裡有一套實戰級防護策略,讓你從發現侵權到維權提告,一步步討回公道。
第一步:直接出擊,要求刪除!
發現自己的照片被亂用,第一時間直接聯絡侵權者,要求立即刪除並停止使用。有時候,對方可能只是「不小心」或「沒想太多」,但若對方拒絕刪除或裝死不回應,那就該進入下一階段。
第二步:蒐證才是王道!
遇到死不認錯的侵權者,證據就是你最強的武器。截圖、存證、錄影,全都備份,包括網站連結、使用紀錄、下載檔案,甚至留言紀錄,確保未來能在法律戰場上站穩腳步。
第三步:請律師、走法律途徑!
如果對方還是不理,你可以找律師評估提告,視侵權情節求償賠償金。法院會根據侵權行為的影響程度,判決賠償金額,若造成精神損害,甚至能請求慰撫金!
關鍵提醒:不是所有侵權都能要求高額賠償,必須證明「情節重大」,例如影響名譽、造成身心壓力,或被用於惡意用途,這樣法院才會支持精神賠償。
捍衛肖像權,不只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不讓侵權行為氾濫! 別讓別人輕易拿你的臉當流量工具,學會這套防護策略,讓侵權者不敢再亂來!
別讓一時分享變終身後悔!尊重肖像權,避免成為法律糾紛主角!以上是未經同意拍照上傳相關說明,如果還有法律其他相關疑慮,或是想了解更多法律相關知識,都歡迎點擊下方免費諮詢按鈕!
參考法條與資料
- 民法 第18條
- 民法 第184條
- 民法 第195條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許瓊之 律師
言珣法律事務所
內容認證
熱門文章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