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召請假規定有哪些?律師教你合法請假不違規!
自民國111年起,新制14天教召正式上路。每年約有萬餘名後備軍人參與訓練。然而,許多人對於教召請假規定仍有疑問。需要準備什麼文件?申請流程如何進行?如何避免與雇主產生糾紛?本文將為你詳細解說合法請假的條件、申請流程,以及必備文件清單。讓你輕鬆掌握相關權益,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風險。

法律 Follow Me 法務團隊
2025-10-27 更新

雷皓明 律師
內容認證
1. 教召請假規定完整解析
根據兵役法第43條、同法第41條第1項及後備軍人緩召作業規定, 後備軍人在特定情況下可以申請免除召集。這些教召免召條件並非任意設立,而是基於實際需要和人道考量所制定的法律條文。
國防部明確規定,後備軍人必須在符合法定條件的前提下才能申請緩召申請。
(一)法定請假事由與條件
依據現行法規,符合以下條件的後備軍人可以申請免除教召。每項條件都有明確的認定標準和所需證明文件。
疾病就醫請假規定
患病不堪行動者是最常見的教召免召條件之一。申請人必須提供合格醫療機構開立的診斷證明書。疾病的嚴重程度必須達到影響正常行動能力的標準。一般感冒或輕微不適並不符合免召條件。
慢性疾病患者需要提供長期治療證明。醫師必須在診斷書中明確說明病況對軍事訓練的影響程度。
家庭重大事故請假條件
家庭發生重大事故必須本人處理者包含多種緊急情況。直系親屬的重病或死亡是最常見的申請理由。
申請人需要證明自己是處理該事故的唯一或主要負責人。相關證明文件包括醫院證明、死亡證明書或法院文件。家中經濟支柱突然失能,需要申請人立即承擔家庭責任的情況也符合條件。但必須提供充分的證明文件支持申請理由。
工作衝突請假標準
特定職業類別可以申請緩召申請,特別是與國防工業相關的重要職務。這些職位對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中等以上學校在校學生在學期間可以申請緩召。學生需要提供在學證明和成績單作為申請依據。
民意代表在開會期間、因公務赴國外者,以及司法程序進行中的當事人都屬於合法的免召範圍。每種情況都需要相應的官方證明文件。
(二)不可請假的情況說明
並非所有個人理由都能成為合法的免召條件。國防部對於不當申請有嚴格的審查機制和相應的法律後果。
個人因素不得請假項目
出國觀光旅遊是最常被拒絕的申請理由。國防部明確規定,在教召公告發布後才安排的旅遊行程不得申請免召。一般性的工作繁忙或商務會議不符合免召標準。除非是攸關國家重大利益的特殊任務,否則工作因素很難獲得核准。
個人情感因素如婚禮、生日慶祝等社交活動也不被接受。這些活動雖然重要,但不符合法定的緊急或必要條件。
虛偽理由的法律後果
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申請免召將面臨嚴重的教召違規後果。相關法律責任包括罰鍰和補充召集的處分。
偽造醫療證明或家庭狀況證明不僅違反兵役法,還可能觸犯刑法的偽造文書罪。這種行為的法律風險遠超過參加教召的不便。
國防部建立了完善的查核機制,會主動向相關機構確認申請文件的真實性。一旦發現造假,除了當次召集無法免除外,還會影響未來的申請資格。
2. 教召請假申請流程與必備文件
成功申請教召請假的秘訣在於掌握申請時機與準備齊全文件。許多人因為不了解教召申請流程而錯失請假機會,或是準備文件不齊全導致申請被退件。
(一)申請時間與管道
根據後備指揮部規定,收到召集令後如符合兵役法第43條各款要項需申請免除召集者,必須於召訓前3天向戶籍所在地縣市後備指揮部提出申請。這個時間限制非常重要,錯過期限將無法申請免召。
申請管道主要分為兩種方式:線上申請與書面申請。建議優先選擇線上申請,因為處理速度較快且可即時查詢進度。
線上申請系統操作
後備軍人網路服務台是最便利的申請管道。民眾可透過此網站查詢教召資訊,只需輸入身分證字號、出生日期及戶籍縣市即可查詢相關資料。
線上申請步驟如下:
- 進入後備軍人網路服務台官網
- 點選「免召申請」功能
- 填寫個人基本資料進行身分驗證
- 選擇免召事由並上傳相關證明文件
- 確認申請內容後送出
書面申請程序
如果無法使用線上系統,可選擇書面申請方式。需要準備申請表格及相關證明文件,親自或委託他人至戶籍所在地縣市後備指揮部辦理。
書面申請注意事項:
- 申請表格需完整填寫,不可塗改
- 證明文件需檢附正本供查驗
- 委託他人辦理需附委託書
- 處理時間約需3-5個工作天
3. 避免教召違規的重要提醒
正確理解教召注意事項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風險。教召違規後果相當嚴重,包含刑事責任追究。若後備軍人未申請免召逕行出國、駁回免召仍出國、或以出國觀光避免召集者,於查明確有避免召集意圖時,將依法追究刑責。即便本次召集因出國洽公而免召,也會列入後續教召的優先召集對象。
後備軍人義務不僅是法律規定,更是國防責任的具體展現。建議提前規劃個人行程,避免與教召期間衝突。若遇特殊狀況需要請假,務必依照正當程序申請,並準備完整的證明文件。
面對教召法律責任時,最佳策略是主動配合與誠實申報。透過正確管道處理請假需求,不僅能維護個人權益,更能展現負責任的公民態度 。
參考法條與資料
- 兵役法第41條
- 兵役法第43條
- 後備軍人緩召作業規定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雷皓明 律師
喆律法律事務所 主持律師
內容認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