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額訴訟是什麼?律師帶你掌握條件與流程!
我國民事訴訟制度依照案件的訴訟標的價額及類型,將法院程序分為三種:通常訴訟程序、簡易訴訟程序以及小額訴訟程序。當您遇到十萬元以下的金錢或財產糾紛時,小額訴訟可能是最適合您的選擇。這種特殊程序以「簡便」、「迅速」和「經濟」為特點,能有效幫助民眾解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法律問題 。

法律 Follow Me 法務團隊
2025-07-07 更新

雷皓明 律師
內容認證
1. 認識小額訴訟制度與適用條件
(一)小額訴訟的法律定義與目的
小額訴訟在法律上明確定義為:原告向被告請求給付金錢、替代物或有價證券,且請求金額或價額在新台幣10萬元以下的訴訟案件。這項制度的核心目的是貫徹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訴訟權與平等權的精神。
透過採用簡便、迅速、經濟的訴訟程序,小額訴訟制度讓民眾能夠有效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小額給付糾紛,不必耗費過多時間與金 錢成本。
(二)適用金額與案件類型限制
小額訴訟適用於請求金額在新台幣10萬元以下的案件,這類案件通常包括:
- 請求返還借款或票款
- 各類賠償案件(如車禍、商品瑕疵造成的損害)
- 請求給付租金
- 請求給付工資
- 其他涉及金錢或有價證券給付的小額糾紛
值得注意的是,非屬金錢給付性質的案件,如要求履行特定行為或確認法律關係的訴訟,則不適用小額訴訟程序。
(三)與一般民事訴訟的主要差異
簡易訴訟與一般民事訴訟相比有幾項顯著差異:
- 採用「一級二審制」,起訴和上訴都在地方法院進行
- 二審判決後不得再上訴,有效縮短訴訟時間
- 可使用法院提供的表格式訴狀,降低起訴門檻
- 法院可安排夜間或假日開庭,方便上班族參與
- 法官擁有更大裁量權,可省略部分程序以加速審理
這些差異使小額訴訟成為解決日常小額糾紛的理想選擇,既保障了民眾的權益,又提高了司法效率。
2. 小額訴訟的完整流程與應備文件
(一)提出訴訟前的準備工作
在決定提起小額訴訟前,您應先確認案件是否符合小額訴訟的條件。接著,收集與案件相關的所有證據,這是勝訴的關鍵基礎。
您需要準備的重要資訊包括:被告的完整個人資料,如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電話號碼。若擔心被告可能收不到開庭通知,建議同時準備被告最近的戶籍謄本。
在經濟方面,請預估訴訟費用。提起小額訴訟時,需預繳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若調解成功,此費用可全數退還,為您節省開支。
( 二)必備文件與申請表格填寫指南
提起小額訴訟時,您可以使用法院提供的表格式訴狀,這比自行撰寫訴狀更為簡便。填寫時,請清楚說明以下內容:
- 當事人資料:包括原告(您)和被告的完整資訊
- 訴訟標的:明確說明請求金額
- 事實經過:簡要但完整地描述案件發生的來龍去脈
- 訴之聲明:明確表達您希望法院如何判決
除了訴狀外,還需準備相關證據資料的正本及影本,如票據、借據、收據、發票、契約書、保單或租約等。若有證人,也請備妥證人的姓名和住址。
(三)開庭流程與證據準備
提交訴狀後,法院會先安排調解程序,由法官自己或指定調解委員進行。若調解成立,法院書記官會製作調解筆錄正本送達雙方當事人,該筆錄與確定判決具有相同效力。
若調解不成,案件將進入審理階段。開庭當天,請務必攜帶所有證據正本,並準備好向法官清晰說明案情。法官會視情況進行證據調查,包括審查文件、詢問當事人或證人等。
小額訴訟的審理通常較為簡便迅速,法官可能在一次開庭後就做出判決,或視案件複雜程度另定期日宣判。出庭時保持冷靜、有禮且條理分明地陳述,將有助於法官理解您的主張。
(四)判決結果與強制執行方式
小額訴訟的判決一經宣告即告確定,不得上訴。這是小額訴訟與一般民事訴訟的重要區別,也是其程序快速的原因之一。 若您勝訴但對方不主動履行判決內容,您可以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聲請時需準備:
- 強制執行聲請狀
- 確定判決正本
- 被告財產資料(如知悉)
強制執行可針對對方的存款、薪資或財產進行,但請注意,執行程序可能需要額外費用。若對方確實無財產可供執行,即使勝訴也可能無法實際獲得賠償,這是提起訴訟前需要評估的風險。
參考法條與資料
- 民事訴訟法 第436條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雷皓明 律師
喆律法律事務所 主持律師
內容認證
熱門文章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