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分利是什麼?合法嗎?律師解釋借貸利息上限!
當面臨資金周轉困難時,許多人會轉向民間借貸尋求協助。在這個市場中,一分利是常見的利率表示方式,但您 真的了解它的含義嗎?本文將以專業且友善的方式,為您深入解析民間借貸市場的利率規定,幫助您在資金需求時做出明智決策,避免不必要的財務風險與法律糾紛。

法律 Follow Me 法務團隊
2025-07-08 更新

雷皓明 律師
內容認證
1. 什麼是一分利?利息計算方式解析
(一)一分利的定義與實際年利率換算
在民間借貸用語中,「分」代表百分之一(1%),而「厘」則代表千分之一(0.1%),是「分」的十分之一。因此,「一分利」就是1%的利率,「一厘」則是0.1%的利率。
當「一分利」作為月息時,其實際年利率的計算方式為:1% × 12個月 = 12%。這意味著月息一分的實際年利率高達12%,遠高於「年息一分」的1%。在評估借貸成本時,將月息換算成年利率能更清楚地了解長期財務負擔。
(二)一分利在民間借貸中的常見應用
在台灣民間借貸市場,「一分利」被視為基本且常見的利率表示方式。實務上,民間貸款多採用月息計算,「月息一分」在市場上被視為相對合理的利率水平。
除了一分利外,市場上還有二分利、三分利等不同利率選項。部分民間借貸業者會使用更精細的利率表示,如「一分二厘」(1.2%)或「一分五厘」(1.5%)。借款人可根據自身信用條件和貸款需求選擇適合的方案。
2. 一分利的合法性與台灣法律規範
(一)民法第205條對借貸利息上限的規定
台灣民法第205條是規範借貸利息上限的重要法條。根據2021年7月20日實施的修正條文,法定最高年利率已從原本的20%調降為16%。這意味著,月息一分(年利率12%)的借貸利率仍在法律允許範圍內,屬於合法借貸。
值得注意的是,修法前超過20%的利息被視為「自然債務」,債務人無法請求返還。但修法後,超過16%的利息約定直接被視為無效,債務人有權依法請求返 還已支付的超額利息。
(二)刑法與銀行法對高利貸的處罰條款
台灣刑法第344條對「重利罪」有明確規定,構成重利罪需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債務人處於「急迫、輕率、無經驗或難以求助」的狀況;二是債權人獲取「與原本顯不相當的重利」。
單純約定高於民法規定的利率並不必然構成重利罪。法院在判斷時會綜合考量當地經濟狀況、交易情形以及債務人的決策過程。例如,若借款人經過充分考慮後自願接受較高利率,即使利率超過法定上限,也不一定會被認定為重利罪。
此外,銀行法也對非法放貸行為設有罰則,未經許可經營放款業務可能面臨刑事處罰。
(三)超過法定利率上限的法律後果
當借貸利率超過法定上限(年利率16%)時,會產生一系列法律後果。首先,超過法定利率的部分約定無效,債權人無權要求債務人支付超額利息。
若債務人已經支付超額利息,有權依據民法不當得利規定請求返還。其次,若債權人確實收取了「與原本顯不相當的重利」,且債務人當時處於弱勢狀況,債權人可能面臨刑法第344條重利罪的刑事處罰,最高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值得注意的是,僅僅「約定」高利而未實際收取,尚不構成重利罪。法院在審理相關案件時,會綜合考量多方因素,即使利率超過法定上限,若不符合「顯不相當」的標準,也不一定會被認定為重利罪。
3. 合法借貸管道與利率比較
(一)銀行與合法金融機構的借貸選擇
銀行是最安全且受嚴格監管的借貸管道,提供多樣化的貸款產品,包括個人信用貸款、房屋貸款及汽車貸款等。銀行貸款的年利率通常在2%至15%之間,視貸款種類、借款人信用評分及擔保品而定。
相較於民間借貸的「一分利」(月息1%,年息12%),銀行貸款利率普遍較低,特別是有擔保品的貸款。銀行貸款程序透明,合約條款明確,還款期限較長,且還款方式更具彈性,包括本金平均攤還、本息平均攤還等選項。
(二)信用合作社與信用貸款的利率分析
信用合作社是介於銀行與民間借貸之間的金融機構,提供較為親民的借貸服務。其貸款利率通常比銀行略高,但仍低於民間借貸的「一分利」,信用貸款年利率約在5%至14%之間。
信用合作社的審核標準相對銀行更具彈性,特別適合中小企業主和信用條件不夠理想的借款人。這些機構通常扎根於地方社區,對當地居民的財務狀況有更深入的了解,因此能提供更符合當地需求的貸款方案。
(三)政府提供的紓困貸款與低利貸款方案
台灣政府針對不同族群和需求提供多種低利貸款方案,這些方案的利率遠低於民間借貸的「一分利」。例如,青年創業貸款年利率約1.5%至2.5%,中小企業紓困貸款年利率約1%至3%,勞工紓困貸款年利率約1.5%至3%。
政府貸款不僅利率優惠,還可能提供利息補貼、延長還款期限等優惠措施。雖然申請政府貸款需要符合特定資格條件,且審核時間可能較長,但對於符合條件的民眾來說,是遠優於民間「一分利」借貸的選擇。在經濟困難時期,密切關注政府推出的各種紓困貸款方案,能有效避免陷入高利貸的財務壓力。
(四)如何辨識非法放貸與保障自身權益
面對民間借貸市場,辨識非法放貸機構是保障財務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合法的借貸機構通常提供「月息一分」(年利率12%)至「月息二分」(年利率24%)的利 率範圍,若遇到「日息一分利」的業者,幾乎可確定是非法高利貸。
警惕以下幾個非法放貸的常見特徵:
- 首先,利息計算方式異常。若業者以日計息而非月計息,這種一分利計算方式會導致年利率高達365%,遠超法定上限。
- 其次,要求預先繳納各種費用。非法業者常以手續費、代辦費或保證金等名目收取額外費用,實際上是變相提高利息。
- 第三,索取證件正本或銀行卡。合法借貸機構只需證件影本,若業者要求提供證件正本、存摺或提款卡,可能有盜用身分的風險。
為保障自身權益,借款前應詳閱合約條款,特別注意利率計算方式和還款條件。保留所有借貸文件和還款證明,建立完整的交易紀錄。若不幸遭遇非法高利貸,應立即尋求法律協助,可向警方、消費者保護團體或法律扶助基金會求助。
選擇合法借貸管道不僅能獲得合理利率,更能確保自身權益受到法律保障,避免陷入高利貸的惡性循環。
參考法條與資料
- 民法 第205條
- 刑法 第344條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雷皓明 律師
喆律法律事務所 主持律師
內容認證
熱門文章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