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動手前先看這篇!傷害罪 vs 重傷害罪差異一次看懂!
打人,到底要付出多大代價?有時候一拳揮下去,不只是讓對方進醫院,而是讓自己進法院!你以為打架頂多算傷害?錯!如果對方少了聽力、失了視力,搞不好你觸犯的叫「重傷害罪」,刑期直接升級。在台灣,出手前最好先搞懂——「傷害罪」和「重傷害罪」,雖然只是一字之差,法律上的處罰可是有差異!這不只是法律人的專業問題,而是每個人都可能面對的現實警鐘。不想一時衝動變成人生污點?現在就跟著我們一起解密:什麼情況下你會從「動手的人」變成「被關的人」!

法律 Follow Me 法務團隊
2025-10-15 更新

林冠宇 律師
內容認證
1. 揮錯一拳,人生翻車?弄懂重傷害罪看這邊!
在台灣,有些「打人事件」不只是你我想像中的一般傷害罪,萬一打到關鍵部位、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那可就踩到重傷害罪的紅線了,輕則牢飯伺候,重則無期徒刑跑不掉!
重傷害罪是傷害罪的加重類型,要構成重傷害罪,行為必須達到法律明定的要件,不是你說對方很痛就算 。這些要件寫在《刑法》第10條裡,清清楚楚,讓你無法裝傻、不能推拖。
所以,出手前先想清楚,那一拳下去,可能讓你賠上一輩子的自由。這不是恐嚇,而是法律早就寫好的結局。
(一)重傷害怎麼成立?法定要件報乎你知!
在法律的世界裡,重傷害罪絕非普通傷害那麼簡單,它有一套非常嚴格且明確的標準,判定你是不是踩中了這條紅線。換句話說,不是隨便傷到人就算重傷害,而是必須符合《刑法》第10條中規定的法定要件,才能被認定為重傷害罪。
那麼,到底什麼傷害算是重傷呢?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類:
毀敗受害者的視聽、言語、味嗅等感官機能。換句話說,如果你的動作讓人失明、失聰,或是連說話、聞味道都成問題,這就觸碰了重傷害的底線。
毀敗受害者的肢體或生殖機能。這不只是身體受傷,而是永久性、明顯影響生活品質的障礙或機能缺損。
對受害者造成其他重大不治或難治的傷害。像是變成植物人或其他生活完全依賴他人的狀態,這種傷害對受害者和家庭都是巨大的打擊。
只有當你的行為造成以上這些嚴重結果,才會被法律認定為重傷害罪,也因此會面臨更嚴厲的刑事責任。
(二)傷害沒得逞不代表無罪!重傷害罪的未遂犯照樣處罰!
以為沒打成功就沒事?醒醒吧,這可不是電影裡可以拍拍屁股走人的劇情。重傷害罪的殺傷力,不只來自結果,更來自你動手的那一刻起。
和一般傷害罪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就算你沒真的把人打成重傷,只要你已經開始動手、進入實行階段,法律就能直接制裁。
意思是什麼?你已經準備好下狠手,對方剛好反應快閃過、或是你沒打準,沒造成預期的重傷結果——但這些都不 會讓你全身而退。因為在重傷害罪的邏輯裡,只要「有意圖」而且「開始行動」,那就不是鬧著玩,是犯罪。
這種情況在法律上叫做未遂犯,但別被這個詞騙了,它聽起來像沒成功,其實後果依然很重。重傷害罪的未遂,照樣會被起訴、被判刑,甚至會讓你有前科。
換句話說,這不是「沒事啦我只是嚇嚇他」,而是法律會說:「你都差點把人打殘了,當然得處理!」
所以,想要一時衝動出手之前,最好三思,因為重傷害罪的未遂,絕對不是逃過一劫,而是法律另一路的追擊!

(三)重傷害罪的懲罰有多重?追訴期限和刑期一次搞懂!
你以為只要沒打死人就不會有大麻煩?錯了,真正恐怖的是——重傷害罪的刑期和追訴期長到讓你後悔一輩子!
別把它跟一般傷害罪混為一談。重傷害罪一旦成立,法律對你的追擊幾乎沒什麼時間限制。如果是過失造成他人重傷,因為是告訴乃論,所以時效是知道加害人起6個月內要提告;但若是你故意下手造成重傷,那追訴期直接拉長到20年,讓你走到哪都得回頭看身後有沒有檢察官。
更誇張的是,如果對方因為這場重傷最終喪命,那你就不只是被控「打人打太重」這麼簡單,而是被追究重傷害致死的刑責。重傷害致死的追訴期會飆到30年,也就是你可能半輩子都走不出司法陰影。至於刑度呢?別說是判個一年兩年意思意思了。重傷害致死的法定刑直接從10年起跳,甚至可能無期徒刑,一個衝動的代價,可能就是你自由人生的句點。
2. 傷害致死和重傷致死的法律差異,不看後悔!
傷害致死與重傷致死,看似相近,背後卻有差異。當一場衝突演變成受害者喪命,法律不只看結果,更要扒開行為人內心的「主觀犯意」。兩者的區別在於行為人是基於故意傷害或過失傷害的犯意而為之。
傷害致死罪屬於加重結果犯,簡單說,是因為本來只想傷害對方,卻意外造成死亡,刑期從7年起跳,最重甚至可以判到無期徒刑。但如果是用更兇狠的方式、明知會造成重傷卻仍下手,那就變成了重傷致死罪,法律對這種狀況的懲罰更加嚴厲,起碼10年以上有期徒刑,重則無期徒刑。
司法實務中,法官會從使用的手段、兇器的凶狠程度、傷害的部位及嚴重性,還有行兇時的動機說法,一一拆解判斷是否基於輕重傷害的 故意。這不只是法律的嚴謹,更是對生命價值的尊重與保護。
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事實,無論是傷害致死還是重傷致死,這兩罪都是非告訴乃論之罪。換句話說,受害者家屬不用提出告訴,檢察官就會自動偵辦,一旦被起訴,法官可能判你緩刑,但若你不服判決,仍有權利一路上訴到最高法院尋求救濟。
一場失控的衝突,往往讓加害者和受害家庭雙雙承受巨大痛苦與煎熬。所以,任何可能導致生命傷亡的行為,都必須拿出最高的警覺與責任感來面對,畢竟法律不容輕忽,生命更不可輕賤。
如果還有法律其他相關疑慮,或是想了解更多法律相關知識,都歡迎點擊下方免費諮詢按鈕!
參考法條與資料
- 刑法 第10條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林冠宇 律師
翊宇律師事務所 主持律師
內容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