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轉人生停擺,計程車營業損失怎麼算?律師曝求償眉角!
你以為計程車被撞只是送修而已?錯!真正痛的是那一分一秒跑不成、收入歸零的營業損失!車子壞了可以修,但每天少賺的錢誰來負責 ?司機不只損失車資,還可能因無法出車錯失熟客、排班亂成一團。遇到這種情況,不懂法律就只能自認倒楣?不!本篇帶你直擊律師實戰攻略,教你怎麼讓肇事者不只賠車,還要賠你賺不到的每一分錢!

法律 Follow Me 法務團隊
2025-08-08 更新

陳怡榮 律師
內容認證
1. 撞壞的不是車,是司機的生計!營業損失依法可求償!
計程車一撞進修車廠,司機的收入也跟著「撞進黑洞」!你以為出車禍只會賠修車費?那可太天真了。
真正的痛,是車子進場那幾天、幾週,司機根本連門都開不了,更別說載客賺錢了。這段「被迫停工」的時間,對以開車維生的駕駛來說,就是一分一秒都在流失的營業收入。
不只是計程車,像是公車、遊覽車、接駁車司機,只要靠駕駛吃飯,遇上車禍停駛,每天原本該進帳的錢就像開了水龍頭一樣全數流走。這筆「看不見但超級真實」的損失,其實也能納入車禍求償的範圍!營業損失不是附加選項,而是職業駕駛最該主張的權益之一。
不要輕忽這筆「看不到」的損失,它往往才是職業駕駛最沈重的負擔。懂得用法律保護自己,才能在一場車禍後,不只修好車,更要得回該得的權益與收入。
(一)開不了工、賺不了錢?民法稱這叫「所失利益」!
根據《民法》規定,車禍受害人當然可以針對車輛損壞提起損害賠償,不過這還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讓你心痛的,是那些因為車禍耽誤而賺不到的收入,而這些,在法律上有個專業名稱,叫作:所失利益。
什麼是「所失利益」?簡單來說,就是那筆本來可以進你口袋的錢,卻因事故泡湯了的收入。不管你是司機、老闆還是靠交通工具維生,只要能舉證證明你有收入損失,這筆帳都能依法算清楚!
舉例來說,因車禍停駛期間少接的趟次、錯失的營業額、司機的工資、甚至油錢支出與車輛折舊成本,統統都算是可求償的營業損失範圍。這不是什麼模糊地帶,而是《民法》明文保障的權益。
換句話說,被撞不只傷車,更傷你的收入。但你不是毫無反擊能力,只要掌握法律正確方向,你每一分損失,都能名正言順討回來!
2. 不會舉證就賠不到!司機營業損失求償懶人包!
靠車吃飯的你,被撞停工那幾天,到底該怎麼把損失討回來?答案是,別只會喊冤,你得拿得出證據!
在法律攻防戰中,舉證是第一關卡。你必須讓法院相信,因為這場 車禍,你的生意停擺、收入下滑,而且不是碰巧遇到淡季或身體不適,而是真的因為車撞了,才沒辦法開工載客。
法院審理這類案件時,不會只看你個人說了什麼,還會拉出整體市場的平均數據,參考同業的營收狀況,比對你的主張合不合理。所以,別以為少賺一筆就能胡亂開價,法院也要看你開出的「損失清單」合不合邏輯、有沒有依據。
總之,營業損失雖然能求償,但關鍵在於「你能不能證明」!不懂怎麼蒐證?求償就像抓空氣!但只要準備得當,法律會站在你這邊,幫你把該拿的錢一分不少拿回來!
(一)計程車司機必學!營業損失怎麼證明?
計程車司機要成功求償營業損失,關鍵就藏在——你拿得出什麼證據!
法院不是算命師,無法憑空判斷你損失多少,證明損失的責任在你自己身上。所以不能只是口說無憑,需要用數據、紀錄、紙本或系統資料說話,才是讓人點頭賠錢的關鍵!
首先,請準備好你的營業簿冊。這不是一般流水帳,而是記錄每天跑了幾趟、載了幾位乘客、開了多少公里、實拿多少車資,全都記清楚。這些數字能直接對照事故前後的變化,讓損失具體化、金額明確化,法院看了也更有依據下判。
再來,乘客人數的統計也超重要。你可以提出事故前後的出車紀錄,甚至載客系統的派單數據,清楚列出「以前一天跑幾趟,現在少了幾成」這種比較,就是讓損失變得無法否認的最好證據。
還有一項很多人會忽略:政府補貼紀錄。若你平時領有如疫後紓困、司機營運補助等津貼,但因為車禍停駛而無法申請或被取消,這筆「本來該進帳卻飛了」的錢,也能列進營業損失範圍內。
總之,你跑的每一趟車、賺的每一筆錢,都是求償的籌碼,只要你記得留下痕跡。不要等到打官司才後悔沒做紀錄,現在就開始,讓你未來的損失都能一分不少要回來!
(二)營業損失背後的數字邏輯大公開!少賺的錢怎麼算?
想把被撞停工的那筆損失拿回來,怎麼算、怎麼證明,全都得靠紮實資料來撐腰!
法院在計算計程車司機的營業損失金額時,會從三個關鍵角度下手,每一項都影響你能不能把損失「實實在在變成錢」討回來。
第一,法院會先看你提出的營業收入證明。別拿模糊數字唬人,像是營業簿冊、每日接單數、乘客人數統計表等,才是站得住腳的實證資料。資料越完整,法院就越相信你少賺的是真實損失
第二,法官不只看你,還會拉出「同業平均營收」做比對。也就是說,他們會查你所在區域、同樣時段,其他計程車司機大概都賺多少,再來評估你主張的金額合不合理。換句話說,少賺多少不是你說了算,要看你有沒有「跑得比人家多」還是「灌水灌太兇」。
第三,營業損失賠不賠、賠多少,不只看你損失了多少,還得看「誰該負責」。法院會依照車禍的責任比例來計算,不是對方全責,你就不能全拿,比例怎麼分,賠償也會跟著調整!
所以,別再天真地以為少賺的錢理所當然就該對方買單。真正能決定你能拿多少的,是你有沒有準備齊全的舉證資料,有沒有讓法院信服你真的有損失、有依據、有合理金額。
最後提醒,營業損失不是開心喊多少就要賠多少,計算得精、證明得清,才能真正讓法律站在你這邊!
(三)想拿回每一分該得的營業收入?先搞懂這些求償關鍵!
對計程車司機來說,一場意外,不只是撞壞車,更是撞斷你的生計。想要把這些損失要回來,不是報案就好,更不是靠運氣,你得靠法律,靠證據,靠自己!
想向對方求償營業損失,通常得走民事訴訟這條路。這不是寫幾行說明就能拿到錢的過程,你得拿出足夠證據,證明你真的「少賺了」,而且就是「因為這場車禍」。
那你該準備哪些東西?記帳簿、營業資料、派單記錄、銀行存摺等資料,全部都能派上用場。資料越完整,越能說服法院你不是唬爛、不是碰運氣,而是認真營業、有真實損失。
舉證這件事不是等出事才開始準備。真正聰明的司機,平常就把營業紀錄整理好,收入資料定期備份、留存。這不只是在保護自己,更是在為將來可能出現的爭議,提早打下勝算基礎。
當你能清楚說明每天跑多少趟、收入多少、事故後少了哪些客人,這些數字就是你最大的底氣。法院不是憑空相信誰比較慘,而是看誰講得出、證得出、算得清。記住,營業損失不能靠同情,必須靠證據。
要回損失,先備證據;想站得住,就別讓帳目空白。一紙記錄,可能就是你追回數萬元的關鍵!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陳怡榮 律師
沃恆法律事務所
內容認證
熱門文章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