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保是什麼?給付項目與保障一次搞懂!
勞保是台灣政府為保障勞工權益而建立的社會保險制度。當你開始工作時,公司會幫你加保勞保,每個月繳納保險費,讓你獲得完整的保險保障。這套制度從民國39年開始實施,至今已經守護台灣勞工超過70年。透過這個完善的保障機制,勞工在面臨意外、疾病或退休時,都能獲得基本的經濟支持,讓生活更有保障。

法律 Follow Me 法務團隊
2025-10-23 更新

雷皓明 律師
內容認證
1. 勞保是什麼?台灣勞工保險制度完整介紹
勞工保險制度透過集體 互助的概念,為台灣勞工建立穩固的保障基礎。這套完整的社會保險體系,不僅保護勞工在工作期間的安全,更延伸到退休後的生活保障。
(一)勞工保險的基本定義與保障範圍
勞工保險是依據《勞工保險條例》所建立的強制性社會保險制度。這套制度的核心理念是「風險分攤」,讓所有參與的勞工共同承擔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
勞工保險制度的保障範圍相當廣泛,涵蓋五大給付項目,包括生育給付、傷病給付、失能給付、老年給付以及死亡給付。每一項給付都針對勞工生活中的不同需求設計。
從年輕勞工剛進入職場,到年老退休離開工作崗位,勞保都能提供相對應的保障。甚至在勞工不幸過世後,家屬也能獲得必要的經濟支持。
(二)勞保、健保、勞退的比較
許多人常常搞不清楚勞保、勞退和健保的差別。雖然這三項制度都是為了保障勞工權益,但它們的功能和運作方式完全不同。
- 勞保:主要提供經濟風險保障,當遇到生育、傷病、失能、老年或死亡等狀況時,勞保會給予現金給付。
- 健保:專注於醫療保障,負責支付醫療費用。
- 勞退:設計目的是確保退休生活品質,勞退分為舊制和新制,主要由雇主提撥資金到個人專戶。
2. 勞保投保資格與保費繳納規定
無論您是剛踏入職場的新鮮人,還是轉職的上班族,掌握勞保規定都能幫助您確保自己的權益。
(一)強制投保的勞工類型
根據《勞工保險條例》規定,以下勞工都必須強制加入勞保:
- 受僱勞工:包括正職員工、約聘人員及派遣勞工
- 部分工時勞工:工作時數達到 法定標準的兼職人員
- 技術生與養成工:參與職業訓練的學習者
- 漁會甲類會員:從事漁業相關工作的勞工
雇主必須在勞工到職當日就辦理加保手續,如果雇主未依規定辦理,將面臨相關法律責任。
(二)薪資等級與保費負擔方式
勞保採用投保薪資等級制度,將勞工薪資分為多個級距。雇主需要根據勞工的實際薪資,選擇對應的投保級距。
保費分擔比例通常為勞工負擔20%,雇主負擔70%,政府負擔10%。這種分擔方式減輕了勞工的經濟負擔,讓更多人能夠享有勞保保障。

(三)特殊身分勞工的加保規定
某些特殊身分的勞工有不同的投保規定:
工讀生與實習生需要符合特定條件才能加保,主要判斷標準包括工作時數、薪資水準及工作性質。如果工讀生的工作時數及薪資達到法定門檻,雇主就必須為其辦理勞保。
外籍勞工在台灣合法工作期間,同樣享有勞保保障,雇主必須依法為外籍勞工辦理加保手續,保費計算方式與本國勞工相同。
3. 勞保五大給付項目詳細說明
(一)生育給付:申請條件與給付金額
生育給付是勞保制度中支持勞工家庭的重要項目。女性被保險人在保險有效期間懷孕,且參加保險滿280日後分娩者,或參加保險滿181日後早產者,均可申請生育給付。
給付金額按被保險人分娩當月起前6個月或早產當月起前6個月之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一次給予生育給付2個月,這筆費用可以有效減輕新生兒家庭的經濟負擔。
男性被保險人的配偶分娩時,如果配偶未參加相關社會保險,男性被保險人也可以申請配偶生育給付。申請時需要檢附相關證明文件,確保符合給付條件。
(二)傷病給付:職災與普通傷病保障
傷病給付分為普通傷病給付、職業災害傷病給付兩種類型。普通傷病給付適用於因疾病或意外傷害無法工作的情況;職業災害傷病給付則專門處理工作相關的傷病。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5月1日起,職業災害保險已從勞保中獨立出來。現在職災相關給付由職業災害保險基金負責,提供更完善的保障內容。
普通傷病給付的條件是住院診療或門診治療,不能工作且未取得原有薪資,給付標準為平均月投保薪資的一半,最長可給付6個月。
(三)失能給付:失能等級與給付標準
失能給付是針對因傷病造成永久失能的勞工所提供的保障。失能程度分為15個等級,從最重的第1級到最輕的第15級,每個等級都有明確的認定標準。
失能給付有兩種給付方式,包含失能年金、失能一次金。失能程度達1至7級者,可選擇請領失能年金,按月發給直到死亡為止;失能程度達8至15級者則給付失能一次金。
申請失能給付需由勞保局委託醫院進行失能鑑定,確保給付的公平性和準確性。
(四)老年給付:退休金給付方式選擇
老年給付是勞保制度中最重要的項目之一,關係到每位勞工的退休生活品質。目前提供三種給付方式:老年年金給付、老年一次金給付以及一次請領老年給付。
老年年金給付需要年滿60歲且投保年資合計達15年以上才可申請,採按月發給,直到被保險人死亡為止。
老年一次金給付適用於年資未滿15年的勞工,或是選擇一次領取的情況;一次請領老年給付則是舊制的給付方式,適用於符合特定條件的勞工。
(五)死亡給付:本人死亡與家屬死亡給付
死亡給付分為本人死亡給付和家屬死亡給付兩種。被保險人死亡時,其遺屬可以申請本人死亡給付,包括喪葬津貼和遺屬年金或遺屬津貼。
家屬死亡給付則是被保險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或受其扶養的孫子女、兄弟姊妹死亡時,可申請的喪葬津貼,給付金額依照家屬關係和投保薪資計算。
遺屬年金的請領需要符合特定條件,包括配偶年齡、子女年齡、父母年齡等規定,確保被保險人家屬在失去經濟支柱後,仍能維持基本的生活水準。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雷皓明 律師
喆律法律事務所 主持律師
內容認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