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墮胎是否合法?台灣婦女權益你真的懂嗎?
在台灣,墮胎議題始終是法律與倫理的敏感交叉點。一邊是女性選擇權的呼聲,另一邊卻是刑法紅線的壓力。你知道嗎?在多數情況下,墮胎行為可能觸法,甚至面臨法律嚴懲,但某些特定情境下卻又被允許。非法墮胎不僅對女性健康埋下隱患,還可能讓當事人背負刑責!究竟台灣的墮胎法規如何規範?哪些情況合法,哪些行為違法?最新法規動態又帶來什麼變化?本文將全面解密,帶你看懂台灣墮胎法律的真相與爭議!

法律 Follow Me 法務團隊
2025-04-28 更新

李慧盈 律師
內容認證
1. 3分鐘搞懂台灣人工流產法規概述!
在台灣,墮胎到底是「罪」還是「權」?這個問題的答案藏在法律條文之中,並受到《刑法》第288條與《優生保健法》的雙重規範。根據刑法,未經合法依據進行墮胎,恐怕不只是醫療決定,而是觸犯法律的行為,可能面臨刑責。然而,法律並非鐵板一塊,《優生保健法》則為某些特殊情境開了「綠燈」,讓符合特定條件的女性得以合法選擇終止妊娠。
究竟什麼情況墮胎合法?哪些狀況又可能踩到法律紅線?我們將剖析這些法條規範,揭露合法與非法之間的微妙界線,讓你一次搞懂台灣墮胎法的關鍵要點,確保自己權益無死角!
(1)墮胎=犯法?揭開《刑法》第288條的真相!
你知道嗎?在台灣,懷孕女性若自行墮胎,不僅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還可能觸犯《刑法》第288條,面臨法律處罰!根據 規定,女性若透過服藥或其他方式自行終止妊娠,最重恐遭 6個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00元以下罰金!而若是聽從他人建議而墮胎,同樣難逃法律制裁,後果不容小覷。
不過,法律也並非毫無彈性。如果墮胎行為是為了避免孕婦因疾病或其他生命危險而做出的不得已選擇,則可依法免除刑責。因此,《刑法》第288條的立意,主要是為了遏止未經專業醫療許可的非法墮胎行為,保障母體健康與社會秩序。
墮胎法律不僅是紙上規定,更牽涉女性選擇權與法律底線的激烈爭辯。這樣的規範是否合情合理?又該如何在道德與法律之間找到平衡?答案,值得我們繼續深究!
(2)法律的彈性!《優生保健法》第9條如何保障女性?
你是否知道,根據《優生保健法》第9條的規定,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懷孕女性可以合法進行人工流產,而完全不必擔心觸犯法律?這條法律明確列出了幾項例外,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胎兒健康隱憂
如果醫師判定胎兒可能患有遺傳性疾病、傳染病、精神疾病或先天性畸形,女性可選擇合法終止妊娠。
性侵害導致懷孕
面對因強制性交或違反意願的性行為而導致的懷孕,法律給予女性選擇權,支持她們合法流產。
孕婦健康考量
當妊娠對孕婦的生理或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人工流產成為合法且必要的醫療選項。
經濟與社會困境
如果經濟或社會條件不允許撫養子女,女性也能依法尋求醫師協助進行合法流產。
《優生保健法》第9條的設計,不僅是為了保護女性的身心健康,也彰顯了社會對 於現實困境的包容與理解。它在法律與人性之間取得了一定的平衡,讓女性的權利得以更有尊嚴地被保障。
(3)墮胎時鐘在倒數!優生保健法的週數規範一次搞懂!
你知道嗎?在台灣,人工流產不是隨時都能進行,法律對於「時機」可是有明確的限制!根據《優生保健法施行細則》第15條,人工流產手術應在妊娠24週內施行,如果超過24週,胎兒本身也沒有其他健康問題,就無法引產,若執意要做將屬於違法行為。這項規定不僅關乎法律,也直接影響妳的身體安全與選擇權。
如果妳懷孕未滿12週,那麼好消息是妳可以選擇在具備人工流產資格的醫師診所完成手術,手續相對簡單,風險較低。
然而,一旦懷孕超過12週,情況就變得更加嚴格!妳必須在醫院進行住院手術,醫療規範也會更為嚴謹,費用與風險同步提升。這項規定不僅是為了保障手術安全,還是法律在保護胎兒生命與母體健康之間的平衡點。
(4)24週後想墮胎?妳該知道的引產合法條件與限制!
你知道嗎?在台灣,懷孕超過24週後,想要終止妊娠已經不再是個人選擇,而是法律規範下的嚴格限制!除非符合特定醫學條件,否則擅自進行墮胎恐怕將面臨法律風險。那麼,究竟哪些狀況能夠在這個時間點後進行引產呢?讓我們來揭曉答案!
1.孕媽咪健康拉警報!母體身體狀況亮紅燈
如果孕婦在懷孕的中後期出現嚴重併發症,例如高血壓、妊娠糖尿病、或是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醫生可能會基於母體健康考量,建議進行引產。這是法律允 許的條件之一,確保孕媽的生命安全是最優先考量!
2.胎兒檢查異常,醫學判斷成關鍵!
當胎兒進入較大週數後,進一步的產檢若發現嚴重的基因異常或染色體缺陷,如唐氏症、愛德華氏症或巴陶氏症等,經專業醫師判斷無法存活或將嚴重影響未來生活品質,才會考慮依法進行引產。
3.必要時的「優生保健」措施,法律如何放行?
基於優生保健的原則,當胎兒被診斷出有無法治癒的先天性疾病,並且可能影響未來生活或家庭負擔時,醫療單位會依循合法程序,協助孕婦做出最適合的決定。然而,這並非單純的選擇權,而是經過嚴謹的醫療評估後才能進行。
2. 墮胎違法有但書?掌握例外情況避開法律風險!
你知道嗎?在台灣,並非所有墮胎行為都觸犯法律!根據《優生保健法》第9條,某些特殊情況下,妊娠24週內的人工流產不僅合法,還受到法律的保障。但如果不符合這些條件,選擇非法墮胎不僅可能招致刑責,還可能對女性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傷害。現在就來看看墮胎的合法與非法之間的界線!
合法墮胎的「5大例外」條件:
(1)因性侵或強暴懷孕
當女性因性侵或違反意願的性行為而懷孕,法律給予她們選擇權,允許在妊娠24週內進行人工流產,避免二次傷害。
(2)胎兒有嚴重畸形可能
經醫學檢查確認胎兒存在嚴重畸形或先天缺陷,例如基因異常、無法存活等,法律允許女 性進行合法墮胎。
(3)父母遺傳性疾病
當夫妻一方患有可能影響胎兒健康的遺傳性疾病,人工流產也屬於法律範圍內的選擇。
(4)危及孕婦生命健康
若懷孕過程中發現繼續妊娠或分娩可能威脅孕婦的生命或造成重大健康風險,醫師可依法律進行流產手術
(5)其他法律認可的特殊情況
包括經濟困難或社會原因導致無法撫養孩子等,經醫療機構審核後,女性可以合法終止妊娠。
3. 已婚婦女墮胎可以自己決定嗎?
許多人以為,只要符合墮胎的法定條件,懷孕女性就擁有絕對的決定權,但真相並非如此! 在台灣,已婚女性若想墮胎,某些情況下仍須「另一半」點頭同意,否則難以順利進行!
根據《優生保健法》明確規定,若懷孕或生產可能影響女性的心理健康或家庭生活,已婚女性必須取得丈夫的同意才能合法墮胎。 這意味著,即使女性面臨家庭壓力或心理負擔,法律仍然要求尊重丈夫對於胎兒的親權,讓「能不能墮胎」成為雙方決定,而非僅由妻子單方面說了算。
(1)想墮胎,不一定要「老公點頭」!哪些情況可自行決定?
但別擔心,並非所有情況都需要配偶同意!依照法律,如果墮胎的理由不屬於「心理健康或家庭生活」的範疇,妻子就能擁有完全自主權,不需要經過配偶的首肯。
例如以下情況:
- 胎兒有嚴重畸形或遺傳性疾病
- 因性侵害或非自願性交而懷孕
- 妊娠危及母體健康或生命安全
- 符合其他《優生保健法》所列條件
這些例外條件,賦予女性更大的決策空間,避免在關鍵時刻還需經過繁瑣的法律程序或家庭協調。
4. 青春不設防?未成年墮胎法律妳都懂嗎?
面對意外懷孕,許多年輕人可能以為自己能完全掌控選擇權,但台灣法律對於未成年人的墮胎有嚴格規定。如果你未滿18歲,事情可沒那麼簡單!
(1)想墮胎,法定代理人「點頭」才能行!
根據《優生保健法》第9條,未婚且未滿18歲的女性,若想進行人工流產,必須取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才能由醫師進行手術。也就是說,未成年者無法單獨決定是否墮胎,必須獲得家長或其他監護人的首肯才行。
若沒有監護人同意,正規的醫療機構是不會進行手術的,而醫師若違法協助,則可能面臨《刑法》第289條或290條的處罰,最高可判處加工墮胎罪或意圖營利加工墮胎罪,後果不容小覷。
(2)未 成年懷孕,醫師會通報家長嗎?
若懷孕者未滿16歲,情況更加複雜!依照《刑法》第227條,16歲以下者不得發生性行為,不論雙方是否自願或是否懷孕,皆可能觸法,對方甚至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而當醫事人員發現這類情況,法律要求他們必須通報社工介入,並通知家長。
但如果懷孕者已滿16歲且無性侵嫌疑,醫事人員通常不會強制通報。然而,未滿18歲的女性若要進行人工流產,依然需要監護人的同意書,否則無法進行手術。
對於未成年人來說,選擇非法管道墮胎風險極高,不僅可能損害健康,還可能觸犯法律。醫師若違法進行手術,恐將面臨刑責,而未成年者的安全更是無法保障。
5. 墮胎除罪化?女性自主權的下一步,你準備好了嗎?
隨著全球女性權益意識抬頭,墮胎除罪化正成為世界潮流!從南韓、紐西蘭、阿根廷到墨西哥,各國紛紛打破傳統枷鎖,為女性爭取更完整的身體自主權與健康保障。而現在,台灣也迎來了這場改革浪潮,是否即將邁向更自由、更尊重個人選擇的未來?
(1) 台灣墮胎法規,仍有待突破的限制!
目前,台灣女性若要合法墮胎,仍需符合《優生保健法》的嚴格條件,這讓許多人質疑:法律真的站在女性這邊嗎?隨著社會對於女性自主權的重視,台灣的墮胎規範顯然仍有進步空間,許多倡議者呼籲:「我們的選擇權不應受限於過時的法律框架!」
(2)《優生保健法》大變身?政府擬推《生育保健法》!
面對改革聲浪,政府積極積極推動《優生保健法》修法,計畫將其更名為《生育保健法》,希望消除對女性的隱性歧視,賦予女性更充分的自主權與尊重。然而,這項修法卻掀起社會兩極反應——
- 支持者: 認為這是邁向性別平權的重要一步,女性終於能夠自主掌控自己的身體,不再受制於嚴苛條款。
- 反對者: 擔心胎兒的生命權可能因此被忽視,認為應在保障女性權益的同時,也維護生命價值。
放眼全球,墮胎合法化已成不可逆趨勢,許多國家早已用行動證明:尊重女性選擇,不代表放棄道德價值,而是追求真正的平衡與自由。 台灣在這場改革中是否能走得更遠,讓法律與社會同步進步?
隨著法規修訂進入討論階段,這場關於女性自主權 vs. 胎兒生命權的辯論仍將持續。無論結果如何,台灣正站在歷史關鍵點,期待透過廣泛對話,為每一位女性打造更安全、更有尊嚴的生育環境。
參考法條與資料
- 刑法 第227條
- 刑法 第288條
- 刑法 第289條
- 刑法 第290條
- 優生保健法 第9條
- 優生保健法施行細則 第15條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李慧盈 律師
上善律師事務所
內容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