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卡被盜刷抓得到人嗎?律師:降低損失這樣做!
當你發現信用卡帳單上出現陌生消費紀錄時,那種不安與憤怒的感覺令人難以言喻。信用卡被盜刷抓 得到人嗎?這個問題困擾著許多台灣民眾。盜刷事件可能在您不經意間發生,無論是在實體店面消費時卡片資訊被竊取,或是網路購物時個人資料外洩。這類金融犯罪不僅造成財務損失,更帶來心理壓力與不安全感。本文將從專業律師角度,為您解析盜刷案件的追查可能性,並提供完整的處理流程。

法律 Follow Me 法務團隊
2025-07-29 更新

雷皓明 律師
內容認證
1. 信用卡盜刷的常見類型與風險
了解信用卡盜刷的常見類型與風險,是保護個人財務安全的第一道防線。現今信用卡盜刷手法不斷翻新,犯罪者利用各種技術和管道竊取持卡人資料。根據統計,台灣每年信用卡盜刷案件超過數千起,造成的財務損失相當可觀。
信用卡盜刷主要可分為實體盜刷和網路盜刷兩大類型。這些不同形式的身分盜用手法,都可能導致持卡人蒙受財務損失,甚至影響個人信用紀錄。及早認識這些風險,才能採取適當的防範措施。
(一)實體盜刷的手法與案例
實體盜刷是指犯罪者在實際環境中竊取信用卡資訊的行為。常見手法包括在ATM或刷卡機安裝側錄設備,或是店家員工私下記錄卡號與安全碼等。
曾有案例顯示,某高級餐廳的服務生利用顧客結帳時,趁機用手機拍下信用卡正反面資訊,之後進行網路消費盜刷。另一常見手法是在加油站或便利商店的刷卡機安裝側錄裝置,在短時間內竊取大量卡片資料。
複製卡與竊取實體卡的差異
複製卡技術是犯罪者利用側錄設備獲取卡片資料後,製作假卡進行消費。而竊取實體卡則是直接取得持卡人的信用卡。複製卡的危險在於持卡人不易察覺,因原卡仍在身上,導致盜刷行為可能持續一段時間才被發現。
高風險場所警示
某些場所的盜刷風險特別高,包括觀光景點附近的商店、夜市攤販、人潮擁擠的購物中心,以及網路評價不佳的餐廳。在這些地方消費時,應特別注意刷卡機外觀是否異常,並隨時保持警覺,避免卡片離開視線範圍。
(二)網路盜刷的特點與威脅
網路盜刷是現代最常見且最難防範的盜刷類型之一。犯罪者不需接觸實體卡片,只要獲取卡號、有效期限和安全碼等資訊,就能在網路上進行消費。
網路盜刷的特點是跨國界性,犯罪者可能身在世界任何角落。根據金管會統計,超過60%的信用卡盜刷案件發生在網路環境,且追查難度遠高於實體盜刷。
此類盜刷常見於資安防護不足的網站,或透過惡意程式竊取用戶儲存在裝置中的信用卡資訊。一旦資料外洩,犯罪者可能在短時間內進行多筆大額消費。
釣魚網站與資料外洩
釣魚網站是犯罪者常用的手法,他們會偽造知名購物或銀行網站,誘導用戶輸入信用卡資料。這些網站通常透過電子郵件或社群媒體散布,聲稱有特殊優惠或帳戶問題需要驗證。一旦用戶輸入資料,犯罪者就能獲取完整的卡片資訊,進行身分盜用。
網購平台安全隱憂
許多人喜歡在網購平台消費,但並非所有平台都有完善的資安措施。小型或新成立的購物網站可能缺乏加密技術,導致交易資料容易被攔截。此外,部分平台會儲存用戶的信用卡資訊,一旦平台資料庫遭駭客入侵,就可能造成大規模的資料外洩事件。
2. 信用卡被盜刷抓得到人嗎?追查方式解析
面對信用卡盜刷,受害者常常疑惑:這類金融犯罪的犯罪者真的能被抓到嗎?答案並非絕對,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盜刷類型、發生地點以及可收集的證據完整性。根據台灣刑法規定,盜刷信用卡的追訴期長達20年,犯罪者可能面臨竊盜罪、行使偽造文書罪及詐欺罪等多項指控。
一旦案件進入司法程序,嫌犯最高可被判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若盜刷者是認識的人,受害者可直接提告;若是陌生人所為,則需仰賴 完整的調查程序來追查犯罪者。
(一)銀行與警方的調查流程
當持卡人發現盜刷情況並通報後,銀行會立即採取防範措施,包括凍結被盜用的信用卡並進行可疑交易的初步審核。同時,銀行的風控部門會分析交易模式,尋找異常痕跡。
警方則會根據持卡人提供的資料,啟動刑事調查程序。這個過程通常需要數週至數月不等,視案件複雜度而定。
報案時需準備的證明文件
向警方報案時,應準備以下文件:
- 身分證明文件正本
- 信用卡消費明細
- 可疑交易的相關通知
- 與銀行往來的通訊記錄
(二)監視器與交易記錄的重要性
在追查盜刷案件時,監視器畫面與詳細的交易記錄是最關鍵的證據。銀行會調閱盜刷交易的時間、地點及金額等資訊,並與商家合作取得監視器畫面。
這些證據不僅能協助確認犯罪者身分,也是日後司法訴訟的重要依據。特別是在實體店面的盜刷案件中,監視器畫面往往是破案的關鍵。
實體店面盜刷的追蹤方法
實體店面盜刷的追查相對容易,主要透過:
- 店內監視器畫面比對
- 店員證詞收集
- 交易時間點的人流分析
- 附近路口監視器的輔助追蹤
(三)跨國盜刷的追查難度
相較於國內盜刷,跨國盜刷案件的追查難度大幅提升。不同國家的法律體系差異、證據收集困難以及犯罪者利用國界阻隔等因素,都使得跨國盜刷案件的破案率較低。
此外,許多跨國盜刷是由有組織的犯罪集團所為,他們通常擁有專業技術與完整的犯罪網絡,能快速銷贓並隱藏蹤跡,增加了追查的困難度。
國際合作與司法管轄權問題
跨國盜刷案件的成功偵破,高度依賴國際警務合作。各國 執法機構需透過:
- 國際刑警組織的協調機制
- 雙邊司法互助協議
- 金融情報中心的資訊共享
- 跨境電子證據的取得程序
3. 怎麼預防與應對信用卡被盜刷?
面對日益複雜的信用卡盜刷手法,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至關重要。設定消費通知是最基本的保護方式,透過簡訊或電子郵件即時掌握每筆交易,讓可疑消費無所遁形。許多銀行提供免費的通知服務,只需在辦卡時申請或透過網路銀行設定即可。
養成定期檢查帳單的習慣也是防止身分盜用的關鍵。即使是小額的不明消費也不可忽視,因為盜刷者常先進行小額測試,確認卡片可用後才大肆盜刷。發現異常交易時,應立即聯絡發卡銀行凍結卡片,避免損失擴大。
在網路購物時,拒絕儲存信用卡資料是重要的防範措施。確認網站有SSL加密(網址以"https://"開頭)才進行交易,並避免在公共Wi-Fi環境下輸入卡片資訊。妥善保管實體卡片,不隨意交給他人,也是預防盜刷的基本原則。
若不幸遭遇盜刷,除了立即通知銀行外,保留相關證據如消費通知、帳單等,並儘速向警方報案。根據《信用卡定型化契約》,及時通報可將持卡人的損失責任降至最低,甚至免除賠償義務。主動採取防範措施,才能有效保護自己的財務安全。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雷皓明 律師
喆律法律事務所 主持律師
內容認證
熱門文章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