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訟事件處理:律師談法律觀點與注意事項!
在台灣的法律體系中,非訟事件為民眾提供了更便利的法律解決途徑。這類事件包括支付命令聲請、本票裁定、除權判決等程序。與傳統訴訟不同,這些程序不需要雙方當事人進行激烈的法庭辯論。本文將從專業律師的角度,為您詳細解析非訟事件的處理要點。我們會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各種程序的特色和注意事項。

法律 Follow Me 法務團隊
2025-11-17 更新

雷皓明 律師
內容認證
1. 什麼是非訟事件?認識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
非訟事件作為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為當事人提供了更有效率的法律救濟途徑。這類程序不僅能節省時間成本,更能避免傳統訴訟的複雜程序。除了調解與仲裁等方式外,還包含多種不同的處理模式。
(一)基本概念與核心特徵
非訟事件是指不涉及雙方當事人對立爭辯的法律事務。其最大特徵在於單方面聲請的性質,聲請人通常是為了確認某項權利或取得法院認證。
這類事件具有程序簡化、處理迅速的優點。當事人無需經過冗長的審理過程,法院會基於法律規定直接作出裁定。
(二)與傳統訴訟的主要區別
傳統訴訟需要雙方當事人進行對立辯論,而非訟事件則不需要。調解程序著重於協商解決,仲裁則由第三方作出具約束力的決定。
非訟事件沒有勝敗之分,重點在於達成法律目的。處理時間通常較短,費用也相對較低。
(三)實務中的常見類型
常見的非訟事件包括:
2. 非訟事件處理流程與法律程序解析
非訟事件的處理流程雖然相對簡化,但仍需遵循嚴格的法律程序。當事人必須準備完整的聲請文件,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出聲請。法院會進行形式審查和實質審查,確保程序的正確性。整個過程包含調解、仲裁和和解等多種解決方式。
(一)調解程序的進行方式
調解程序由法院調解委員會主持,提供中立的第三方協助。雙方當事人在調解員引導下,透過對話尋求共識。調解過程著重於溝通協商,讓當事人自主達成和解方案。
調解員會協助釐清爭議焦點,引導雙方理性討論。整個程序具有保密性,創造安全的協商環境。
(二)仲裁程序的執行步驟
仲裁程序由專業仲裁員根據仲裁規則進行裁決。當事人需提交仲裁聲請書和相關證據。仲裁員會審查案件事實,聽取雙方陳述。
仲裁程序比傳統訴訟更有效率。仲裁員具備專業知識,能快速理解爭議核心。最終裁決具有法律約束力,與法院判決同等效力。
(三)和解協議的簽署要點
和解協議的簽署需要確保內容明確完整。協議條款必須具體可執行,避免模糊用詞。雙方權利義務應清楚載明,包括履行期限和違約責任。
簽署前應仔細檢視協議內容,確認符合雙方意願。和解協議一旦簽署即具法律約束力,後續修改需要雙方同意。建議尋求專業律師協助,確保權益獲得充分保障。
3. 處理非訟事件時的關鍵注意事項
在處理非訟事件的過程中,掌握關鍵注意事項是確保成功的重要因素。當事人必須從多個角度進行全面考量,才能有效維護自身權益。專業的法律諮詢能夠幫助您避免常見錯誤,提高處理效率。
(一)文件準備與證據收集
完整的文件準備是非訟事件成功的基礎。您需要收集所有相關證據,包括身分證明文件、契約書、收據和通訊記錄。
證據收集應該及早進行,避免因時間拖延導致證據滅失。所有文件都必 須符合法院要求的格式,確保程序順利進行。建議尋求專業法律諮詢,確認文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二)時效限制與法律風險
不同類型的非訟事件都有特定的聲請期限。支付命令應在債權確定後儘速提出,假扣押則需在發現債務人有處分財產風險時立即行動。
超過時效可能面臨聲請被駁回的風險。因此,時間掌控是處理非訟事件的重要關鍵。
(三)費用評估與成本控制
事前的成本分析有助於做出明智決策。主要費用包括法院規費、律師費用和可能的擔保金。透過專業法律諮詢,您可以獲得準確的費用估算。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雷皓明 律師
喆律法律事務所 主持律師
內容認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