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權是什麼?交通糾紛法律解析一次搞清楚!
路權是維繫道路秩序與安全的基礎,也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重要依據。透過加強宣導路權優先、安全至上的觀念,我們可以有效減少事故發生,保障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本文將深入淺出地解析路權的定義、行車優先順序、號誌指示等重點,提供實用的交通安 全建議。讓我們一起釐清路權觀念,共創更安全、更有秩序的道路環境!

法律 Follow Me 法務團隊
2025-07-08 更新

雷皓明 律師
內容認證
1. 何謂路權?
路權是指用路者依法享有的優先通行權利。建立正確的路權觀念,不僅能確保自身安全,也能營造良好的交通秩序。路權定義清楚界定了道路使用者的權利與義務,有助於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
培養禮讓精神是遵守路權的基礎。在道路上行駛時,應時刻保持禮讓的態度,尊重其他用路者的權益。這不僅體現了道德素養,更能促進交通的順暢與和諧。
(一)路權的定義與內涵
路權的定義可以從法律層面進行解釋。根據道路交通 管理處罰條例和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路權指的是用路者依照交通規則、標誌、標線和號誌的指示,享有優先通行的權利。這一定義明確了路權的法律基礎,為執法和爭議解決提供了依據。
路權的內涵不僅限於法律層面,更包含了道德與社會責任的含義。遵守路權不僅是遵守法律,更是一種對他人和社會的尊重。每個用路者都應當自覺履行路權義務,以負責任的態度參與交通活動。
(二)路權與行車安全的關係
路權與行車安全密不可分。遵守路權是保障交通安全的關鍵。當所有用路者都能夠遵守交通規則,按照路權的優先順序行駛,交通事故的發生率就能大大降低。反之,如果路權觀念淡薄,隨意搶道、闖紅燈等違規行為就會增多,導致交通安全隱患激增。
因此,提高全民的路權意識,養成遵守路權的良好習慣,是促進交通安全的重要舉措。只有每個人都能夠從自身做起,尊重並遵守路權,才能共同創造一個安全、便利、有序的交通環境。
(三)路權認知與行車管制號誌指示
在道路上行駛時,駕駛人必須隨時注意各種行車管制號誌,包括閃光黃燈號誌和閃光紅燈號誌。這些號誌的指示與路權息息相關,了解它們的意義對於確保行車安全至關重要。
當駕駛人在幹道上遇到閃光黃燈號誌時,這表示需要減速並謹慎通過路口。閃光黃燈號誌是一種警示,提醒駕駛人前方可能有潛在的危險,因此應該提高警覺,小心駕駛。
而在支道上,閃光紅燈號誌則意味著「停車再開」。駕駛人必須在路口前完全停車,然後仔細觀察幹道上的來車,確認安全後才能繼續行駛。這個規則確保了支道車輛能夠禮讓幹道車輛,避免發生交通事故。
除了閃光黃燈號誌和閃光紅燈號誌外,還有其他一些重 要的交通標誌需要注意:
- 「停」標誌牌:表示必須完全停車,然後再開。
- 「讓」標字:表示需要禮讓其他車輛或行人。
- 倒三角形標字:同樣表示需要禮讓其他車輛或行人。
透過正確理解並遵守這些行車管制號誌和標誌,駕駛人可以更好地掌握路權,提高行車安全。無論是在幹道還是支道上,隨時保持警覺,遵守交通規則,才能確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四)尊重行人路權優先
在道路上行駛時,駕駛人應時刻謹記尊重行人路權,給予行人優先通行的權益。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4條相關法規,汽車駕駛人在轉彎時,除了禁止行人穿越的路段外,都必須暫停讓行人優先通過,否則將面臨新台幣1,200至6,000元的裁罰。
此外,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5條,轉彎車也應禮讓直行車先行,若未遵守此規則,同樣會受到處罰,罰鍰金額為新台幣600至1,800元。這些規定的目的,就是為了確保所有用路人的安全,營造一個友善、和諧的交通環境。
2. 車輛行駛優先順序
在道路上行駛時,瞭解車輛行駛順序對於維護行車安全至關重要。無論是在幹支道、轉彎處或是圓環車道,都有一定的路權優先規則。透過熟悉這些規則,駕駛人可以更有效地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一)幹支道路權優先順序
當車輛行駛在幹支道時,支線道車應讓幹線道車先行。這意味著從支線道駛出的車輛應該讓在幹線道上行駛的車輛優先通過,以確保交通的順暢與安全。
(二)轉彎車與直行車的路權
在交叉路口,轉彎車應讓直行車先行。當轉彎車與直行車同時到達交叉路口時,直行車相較轉彎車擁有優先路權。此外,對向行駛之左右轉車輛已轉彎須進入同一車道時,右轉車輛應讓左轉車輛先行。
(三)進入圓環車道的路權
行至無號誌之圓環路口時,應讓已進入圓環車道之車輛先行。這意味著準備進入圓環車道的車輛應該讓已經在圓環內行駛的車輛優先通過,以維持圓環車道的順暢與安全。
總而言之,瞭解並遵守車輛行駛優先順序,對於確保道路安全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至關重要。駕駛人應時刻注意幹支道的路權、轉彎車與直行車的優先順序,以及進入圓環車道的禮讓規則,以維護自身和他人的行車安全。
參考法條與資料
-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第44條
-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第45條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雷皓明 律師
喆律法律事務所 主持律師
內容認證
熱門文章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