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是什麼?律師解析重點規範!
偵查不公開原則是刑事訴訟法中的重要原則,偵查程序不公開是指禁止將偵查過程公諸於世,避免影響調查及證人安全;偵查內容不公開則是不得公開偵查所發現的事實,以保護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關係人的人格權。偵查不公開原則不僅確保偵查利益,更重要的是維護程序的公正性,讓被告能在公平的環境下受審,不受社會輿論影響。

法律 Follow Me 法務團隊
2025-06-05 更新

雷皓明 律師
內容認證
1. 偵查不公開原則的意義與目的
偵查不公開原則是台灣刑事訴訟法中的重要規定,其目的在於確保犯罪偵查能夠順利進行,同時保障犯罪嫌疑人及相關人士的基本權益。此原則的意義在於維護司法公正,落實無罪推定原則,避免輿論影響案件的公平審理。
(一)保障偵查順利進行及證人安全
偵查不公開原則的首要目的是保障偵查工作的順利進行。透過限制偵查過程中的資訊公開,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透過媒體報導或其他管道得知案情,進而逃匿、串證或滅證,影響偵查工作的效率與完整性。此外,此原則也能夠保護證人的人身安全,避免其因作證而遭受報復或威脅。
(二)維護犯罪嫌疑人及相關人士的名譽與隱私
在偵查階段,犯罪嫌疑人尚未被定罪,依據無罪推定原則,應受到法律的平等保護。偵查不公開原則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的個人資料、犯罪嫌疑及偵查內容被公開,進而影響其名譽及隱私權。同時,此原則也保障了案件相關人士,如告訴人、被害人等的人格權,避免其因案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三)確保被告能夠公平受審,不受輿論影響
偵查不公開原則的另一重要目的是確保被告能夠獲得公平審判的機會。若偵查過程中的資訊被過度公開,可能會導致社會輿論對案件產生偏頗的看法,進而影響法官或陪審團的判斷。透過限制偵查內容的公開,可以避免輿論審判的情況發生,維護被告的訴訟權益,確保案件能夠在公正、客觀的環境下進行審理。
2. 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的適用對象
根據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有一些特定的人員需要遵守偵查不公開的原則。這些人包括了檢察官、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辯護人和告訴代理人。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檢調人員和辯護人都需要遵守偵查不公開的規定,但他們的職責和角色有所不同。檢調人員主要是負責偵查犯罪,蒐集證據,而辯護人則是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上的協助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