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偷天換日掛假車牌?律師搖頭:下一步恐怕是法院見!
律師警告:車牌跟行照一樣,屬於具公文書性質的特種文書,一旦亂用、亂賣、亂掛,都可能吃上刑責。根據《刑法》,最高可判1年有期徒刑、拘役, 或罰鍰9千元!想炫、想躲、想省麻煩?先想清楚代價有多大!

法律 Follow Me 法務團隊
2025-05-26 更新

鍾欣紘 律師
內容認證
1. 想用假車牌掩人耳目?一文看懂法律規定與後果!
你以為掛個假車牌只是耍帥、遮掩違規就沒事?錯得離譜!在台灣,隨便動手腳換車牌號碼,不論是假車牌、非法變造、冒用他人牌照,通通踩在法律紅線上,不只是交通違規這麼簡單,更可能一腳踏進刑事責任的坑!
這不是開玩笑,車牌可不是一般裝飾品,它是具公文書性質的特種文書,一旦擅自偽造、買賣、或將假車牌掛上路,後果可能是罰款、拘役,甚至吃上牢飯。
現在不是不知道的年代,資訊一查就有。身為車主,你真的不能不知道這些法律底線。別讓一時僥倖,毀了你的未來與信用。想飆車無所遁形?法律早就準備好等你上鉤。別說沒提醒過!
(一)偽牌上路,錢包先哭!道交條例第12條怎麼說!
別以為掛個假車牌只是小事一樁,法條可不是吃素的!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2條第1項第3款的規定,只要被抓到使用偽造、變造,甚至冒用別人的車牌,荷包立刻失血,最低罰3,600元,最高上看10,800元以下的罰鍰,這可不是象徵性警告,而是真金白銀的懲罰!
許多人以為「改個車牌號碼」沒什麼大不了,甚至有人心存僥倖,認為不會被抓。但法律的眼睛比你想像的還尖銳。你一個小動作,代價可能就是半個月薪水飛了,還得在法規下低頭認錯。
別拿自己的荷包開玩笑,也別挑戰法律的底線。想要低調行事?從不碰假牌開始,才是真正的聰明之道!
(二)車牌塗改當小事?偽造特種文書罪你可能不知道!
還以為裝個假車牌只是交通罰單一張就結案?你可能誤會大了。在法律眼中,這可不是什麼小疏失,而是可能觸犯「偽造特種文書罪」與「行使偽造文書罪」,一不小心就會從交通違規升級成刑事犯罪!
根據《刑法》第212條的規定,只要你動手變造、偽造車牌號碼,不論是自己塗改、加工,甚至亂貼數字,通通算是「偽造特種文書罪」。更別說你如果把那張「有問題」的車牌大剌剌掛上路,那可就是「行使偽造文書罪」,罪上加罪,法院都幫你開好門等你進去了!
講白一點,自己改牌照是犯罪,開上路則是另一條罪。兩條一起吃,輕則荷包失血,重則留下前科,連未來轉職、申請證照、出國都可能受影響。
別傻了,想省事或躲違規紀錄就動歪腦筋,最後只會得不償失。車主們記好了:車牌絕對不能亂搞,否則不只罰單飛來,還可能讓你直接變成被告,人生瞬間翻車!
2. 假車牌亂象一發不可收拾,警方全台總動員!
假車牌不只是違規這麼簡單,它早已成為一門驚人的黑色生意。近年來,全台各地警方頻頻查緝到這類案件,從北到南都有人中招,背後更牽扯出一整條跨境製造、分工精密的黑產鏈條。據悉,有犯罪集團透過兩岸分工,將假牌照大量生產後流入台灣市場,快速出貨、高價販售,賺得盆滿缽滿。
但最令人震驚的不是供應鏈的龐大,而是這些假車牌竟然有穩定需求 。不少車主為了閃避超速、闖紅燈、違規停車的罰單,寧願鋌而走險掛上假牌,心想「被拍也拍不到我」,完全無視自己早已踩在法律紅線上。
這不只是個人選擇的問題,而是對交通執法威信的巨大挑戰。當違法成本被認為低到可以「用假車牌解決」,就代表制度出了漏洞,也給了不法份子可乘之機。而真正付出代價的,往往是那些依法上路的駕駛人。
面對假牌猖獗的亂象,法律與執法機關該如何補破網?這場真假車牌的攻防戰,才正要開始。
(一)假車牌橫行!警方一線直擊,現場逮人當場拆穿!
最近警方臨檢、路邊盤查成果驚人,假車牌車輛一台接一台被攔下,讓人不禁懷疑:台灣路上到底有多少輛車是真正合法的?以新城警分局為例,日前在蘇花改中仁隧道,現場查獲一輛外觀看似無異的轎車,結果一查嚇一跳,竟掛著來路不明的假車牌。
駕駛陳姓男子當場招了,坦言自己常在台北違規停車,怕罰單開不完,乾脆網購一面假牌裝上,心想只要逃過監視器就沒人知道。沒想到,最後還是被警方攔下、當場戳破。
這起事件並不是個案。事實上,全台類似案件接連爆發,越來越多駕駛人為了省麻煩、躲違規紀錄,甘願冒著觸法風險「掛假牌上路」,試圖跟監視器玩捉迷藏,卻沒料到法網恢恢、終究難逃一劫。
假車牌已不只是交通違規,更成了不少心懷僥倖者的違法慣技。從買家到賣家,從上路到落網,每一環都在挑戰法律的底線。
(二)假車牌哪裡來?答案可能比你想像的更有規模!
你以為假車牌只是小打小鬧?事實遠比你想得更兇、更狂。警方深入追查後發現,這背後早就不是單一犯罪行為,而是一整條跨境運作的地下供應鏈,從接單到出貨,每一步都專業得驚人 。
這些不法集團先在網路上布下陷阱,透過社群平台或地下網站低調接單,只要客戶提供車牌號碼、車型資訊,就能客製化打造「高仿真」的假車牌。收到訂單後,資料會立即轉送至中國大陸的地下工廠,由專門團隊負責製作,每一張幾乎可與真品以假亂真。甚至連螺絲孔位置、字體間距都精準對齊,一眼難辨。
這樣一組「高級仿牌」,價格當然不便宜,行情最高可喊到一萬多元新台幣,但即便價格驚人,仍有不少人趨之若鶩,只為了在監視器與罰單之間鑽漏洞。
這種兩岸分工、黑市直送的模式,讓犯罪集團快速出貨、現金進帳,一條龍作業賺得盆滿缽滿。但同時也讓台灣街頭多了更多掛著假身分的車輛,對交通安全、執法效率構成極大威脅。
(三)為何有人甘願冒險掛假牌?背後真相讓人瞠目結舌!
警方連番查獲假車牌案件,深入調查後發現,這些車主不是單純想耍帥,而是「有目的性」地違法操作。一整套假車牌亂象,其實來自一個共通心態:能躲就躲、能逃就逃。
最常見的劇本之一,就是酒駕或嚴重超速被吊牌的駕駛人,車雖還能開,牌卻被收走,為了繼續「照跑照開」,乾脆上網買假牌繼續飆。一塊偽牌在身,彷彿能隱形逃過監視器,全台都是他們的道路遊樂場。
另一種狀況,是違規記點累積爆表,原牌照被吊扣,依法應該禁駛一段時間,但有些人偏不想乖乖停車,直接換張假牌繼續上路,試圖與罰單擦身而過。
還有更多案例是車輛長期違停,罰單累積像山一樣高,車主乾脆動手換牌照,一走了之,讓原車號從此消失在法規視線中。
更讓人關注的是,自從交通部在2023年7月修法後,提高對嚴重超速的吊扣車牌時間,吊扣車牌的案件數瞬間暴增9倍!處罰變重了,但想逃的也變多了,這讓假車牌市場瞬間熱絡,成了違規駕駛眼中的「備胎」選項。
3. 假車牌亂象盤點!常見6大招數一次看懂!
假車牌不是只有「黑市買一塊」那麼簡單,實際上在台灣道路上,各種變形玩法層出不窮,有人雙車共享一組車牌,有人乾脆動手DIY「微整型」,還有人堂而皇之用別人真牌直接上路。警方查緝不斷,揭露出6大常見「掛假牌」型態,無論是哪一種,都代表道路上的假車輛比你想像得多!
第一招:雙生車牌術,兩台車共用一組號碼
坊間稱這招為「AB車共掛」,常見於買到「無牌車」或「權利車」的車主。他們會找來一輛跟自己車型、車色都相仿的合法車輛,然後在網路上訂做一模一樣的車牌掛上路。一真一假兩台車共用同一車號,躲罰單、躲吊牌,違法上路不心虛,但一查出來可不是鬧著玩的。表面合法、實際冒牌,這類行為不只觸犯《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還可能吃上刑法第212條、216條「行使偽造特種文書罪」,最高1年有期徒刑外,還會再被《道交條例》處以萬元罰鍰。
第二招:牌照遭吊扣,乾脆假牌再出發
不少酒駕、超速被抓到的駕駛,因為牌照被吊扣又不想乖乖停車,選擇另闢「黑牌上路」。這類人通常是原車主本人,購買仿製車牌後掛回原車,想躲就躲,殊不知這樣也踩中刑法,同樣會被依偽造特種文書罪追訴。
第三招:親手改號碼,最愛「0」變「8」
更聰明(也更危險)的一派人,選擇「自己動手DIY」,直接拿筆或膠帶將車牌數字稍作「加工」——最常見的就是把「0」變成「8」、「C」變成「O」,讓監視器誤判、不易追查。這種手法落入的是「變造」而非「偽造」罪,雖然車牌是真的,但因私自修改號碼,也同樣觸犯刑法第212條、216條,最高可判1年徒刑。
第四招:拿別人車牌小改一下變自己的
這一招是上面兩種的混合版:先取得他人合法車牌,再稍加改造,使其看似屬於自己的車輛。雖然材料是真的,但只要有加工、變更,仍然違反變造與行使變造文書的相關法條,刑責與罰鍰一樣照單全收。
第五招:不改、不偽造,直接借牌掛
最「偷懶」也最普遍的一招,就是把朋友、家人或其他來源的合法車牌直接掛在自己的車上使用。這類行為雖然不構成刑事犯罪,但已觸犯《道交條例》第12條,最高仍可能面臨1萬零800元的行政罰鍰,該合法車牌還有可能會直接被吊銷,開車上路風險仍高。
第六招:已註銷、吊銷的車牌繼續用
部分駕駛則是明知牌照早被註銷,卻仍「死撐著用」,反正能騙一台是一台。這種情況雖未涉及刑法,但同樣屬於道路交通管理處罰範圍,挨罰難免。
不論是購買假牌、私自改號、冒用他人牌照,法律一條一條早就寫得清清楚楚。很多駕駛心存僥倖,以為動點小手腳就能躲過鏡頭、逃掉罰單,但實際上每一次偷改、每一張假牌,都是在替自己堆疊刑責與前科的高度。
4. 科技執法防假車牌再升級!
假車牌亂象從路邊蔓延到網路,從實體車牌一路滲透到社群平台,已成為當前交通治安的最大隱憂之一。為了反制這場看不見的違法暗戰,公路局已經啟動新世代反制手段 :「灰名單系統」。
這套系統就是專門針對可疑車輛而設,透過將疑似偽造車牌的資訊建檔,再連接警政單位AI查緝網與停管機構,即時比對、快速鎖定。簡單來說,就是讓警察與系統合作,讓假車牌無所遁形。從技術面打擊假牌,就像給交通管理裝上了一雙會辨識可疑車號的「天眼」。
不只如此,針對防偽技術本身,公路局也正在布局新一代車牌設計,希望從源頭強化辨識難度,讓假牌製造者再怎麼仿都仿不來。只要假車牌難仿、查得快,自然難以流竄上路。
如果還有法律其他相關疑慮,或是想了解更多法律相關知識,都歡迎點擊下方免費諮詢按鈕!
參考法條與資料
- 刑法 第212條
- 刑法216條
-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第12條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鍾欣紘 律師
益承法律事務所 主持律師
內容認證
熱門文章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