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車場撞到別人的車怎麼辦?律師教你正確處理方式!
許多駕駛人誤以為在私人停車場事故發生後,可以不用報警處理。甚至有人選擇直接離開現場。適當的停車場車禍處理不僅能保障自身權益,更能避免後續產生嚴重的法律糾紛和經濟損失。本文將為您詳細說明正確的處理步驟。

法律 Follow Me 法務團隊
2025-10-28 更新

雷皓明 律師
內容認證
1. 事故發生當下的緊急處理步驟
事故發生的當下往往讓人慌張,但冷靜按照標準程序處理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正確的車禍緊急處理不僅能保護您的權益,更能避免後續不必要的糾紛。以下將詳細說明每個處理階段的重點事項。
(一)第一時間安全評估與人員確認
發生碰撞後,首要任務是進行現場安全確認。立即檢查車內外是否有人受傷,這是最重要的優先考量。
如果發現有人 受傷,應立即撥打119請求救援。即使傷勢看似輕微,也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確認人員安全後,評估車輛是否還能正常行駛。如果車輛無法移動,應開啟警示燈提醒其他駕駛注意。
(二)詳細記錄現場狀況與收集證據
車禍拍照蒐證是保護自身權益的關鍵步驟。使用手機或相機從多個角度拍攝現場照片。重點拍攝內容包括:
- 車輛受損部位的特寫照片
- 事故現場的全景照片
- 車輛在停車場的位置關係
- 記錄周圍環境與路況
大多數私人停車場都設有監視器系統。應盡快聯繫停車場管理方進行停車場監視器調閱,這些客觀的影像資料對事故證據保留非常重要。
(三)通知相關單位與資料交換
即使在私人停車場發生事故,仍可聯繫警方進行事故登記。正確的報警程序對後續保險理賠很有幫助。與對方進行當事人資料交換時,應互留以下資訊:
- 姓名與聯絡電話
- 身分證字號
- 車牌號碼與行照資料
- 保險公司名稱與保單號碼
完成現場處理後,應立即進行保險公司通知,啟動理賠程序。
2. 停車場撞到別人的車的責任認定與賠償處理
停車場撞車事故的處理不只是簡單的賠錢了事,背後涉及複雜的法律責任認定。根據法院判例資料,私人停車場雖不適用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但在停車場車禍責任認定時,法院仍會參考道路交通安全規則來判斷肇事責任。
了解責任類型、保險理賠流程以及和解協商技巧,是每位駕駛人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知識。
(一)責任類型與法律後果
民事賠償責任是停車場車禍中最常見的責任 類型。當您的車輛撞到他人車輛時,就必須承擔修復費用、拖吊費等相關損失。這種責任主要是金錢上的補償,目的是讓受害者恢復到事故發生前的狀態。
刑事責任則較為嚴重,主要發生在特定情況下。若駕駛人事故後離開現場未處理,可能構成肇事逃逸刑責。即使在私人停車場,肇事逃逸仍然是刑法上的犯罪行為。
兩種責任的主要差異如下:
- 民事責任:賠償金錢損失,可透過保險或和解解決
- 刑事責任:面臨法律制裁,包括罰金或有期徒刑
- 處理方式:民事可協商,刑事需接受司法程序
- 影響範圍:民事影響財務,刑事影響個人紀錄
(二)各類保險理賠申請指南
停車場車禍保險理賠的處理方式與一般道路事故相同。只要完成報警程序並提供完整資料給保險公司,各種車險都可以正常理賠。
強制險是最基本的保障,主要理賠對方的人身傷害。第三責任險申請則涵蓋對方的財產損失,包括車輛維修費用。車體險理賠則負責您自己車輛的損害。
保險理賠的申請流程包括:
- 立即通報:事故發生後24小時內通知保險公司
- 準備文件:警察紀錄、現場照片、駕照行照影本
- 損害評估:配合保險公司派員勘驗車損
- 理賠核定:等待保險公司審核並核定理賠金額
- 款項撥付:確認無誤後,理賠金將直接匯入帳戶
保險公司會根據報警紀錄與車損照片協助判斷責任比例與賠償金額。車體險理賠通常需要自付額,金額依保單條款而定。

(三)和解協商策略與注意事項
律師建議,雙方若能理性協調, 可透過停車場車禍和解減少訴訟風險。和解不僅能節省時間成本,也能避免長期的法律糾紛。
有效的賠償協商技巧包括保持冷靜、準備充分的證據以及了解合理的賠償範圍。建議先了解對方車輛的實際損害,再提出合理的賠償金額。
和解書簽署時必須注意以下要點:
- 基本資訊:車號、事發時間地點要詳細記載
- 當事人資料:雙方姓名、身分證字號須正確無誤
- 賠償條款:損害金額與支付期限要明確約定
- 免責聲明:雙方同意互不追究後續法律責任
若無法達成和解,可透過民事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程序較為正式,但仍比法院訴訟來得快速且經濟。和解書簽署後具有法律效力,雙方都必須遵守約定內容。
※網站聲明:
- 著作權由「喆律法律事務所」所有,非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任意使用。
- 文章資料內容僅供參考,不宜直接引用為主張或訴訟用途,具體個案仍請洽詢專業律師。
-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雷皓明 律師
喆律法律事務所 主持律師
內容認證





















